郝貴強——大師
【個人簡歷】
郝貴強,男,河北省工程設計大師,河北省政府特貼專家,工學博士,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先后榮獲河北省勘察設計行業優秀青年設計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施工圖設計審查先進個人,河北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十二五”期間實施信息化建設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工作學習簡歷:
2005.09~2009.03在天津大學建工學院攻讀博士研究生獲工學博士學位;
2002.02~2005.02在天津大學土木工程系攻讀研究生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0.09~1994.06在重慶建筑大學(原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4.07~2003.12,北方設計研究院,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結構設計室主任
2004.01~2018.11,河北大地建設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設計院副院長、副總工程師、副總經理
2018.11~至今,中土大地國際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5.01~至今,河北建偉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兼)
多年來從事結構抗震、建筑隔震與工程加固,新型結構體系等領域的科研與設計工作,主持和參與了上百項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的設計工作,項目類型涵蓋了目前常用的各類結構形式,包括砌體結構、鋼筋混凝土排架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框架-筒體結構、輕型鋼結構、重型鋼結構、大跨空間結構、多層鋼框架結構,高層鋼結構、鋼管混凝土結構等等,主持了一系列諸如河北開元環球中心、石家莊人民會堂、石家莊廣安大廈、世貿皇冠酒店、聯邦東方明珠、石家莊殘疾人體育訓練中心等項目,其中眾多項目填補了省內同類建筑的空白,在國內也處于先進水平。
承擔省部級重大科技項目20余項,工程設計和科研成果獲獎30余項,其中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河北省建設行業科技進步獎7項,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28項等。發表《鋼筋混凝土超短柱與型鋼混凝土超短柱滯回性能試驗研究》、《防屈曲支撐在抗震加固工程中的應用》等學術論文。
主編河北省地方標準《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波紋鋼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程》等地方標準20余部,并擔任《河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要點》等技術文件的主編。發起成立了河北省鋼結構設計與產業化分會,先后策劃和主持了河北省注冊結構工程師學術交流論壇、2017年建筑結構學術交流會、河北省鋼結構設計與產業化分會學術年會、石家莊市建設行業科技系列講堂等學術交流活動,參加“全國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審查專家委員會”工作,負責河北省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專項審查工作,擔任華北理工大學等多所大學碩士生導師,指導碩士研究生10余人,為規范行業發展和提高行業學術氛圍,加強對外學術交流做出了貢獻。
【大師個人自傳】
1 求學山城
從小學到中學,“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話最流行,于是做個工程師就成了自己的一種職業選擇。然而,學習結構專業并最終成為一名結構工程師卻是兄長替我做的安排。
兄長擅長繪畫,當年也曾想報考藝術類的院校,但是父親不同意。父親是文革前的大學生,在石家莊一中上學時本來理科很好,“大躍進”時發表了首詩,一沖動偏向了文科,很是后悔,因此希望我們學理工。兄長當時在石家莊市建委,跟建筑設計院接觸比較多,知道“建筑老八?!?,也明白建筑設計的專業分工。當年高考不太理想,“四大”是希望不大了,因此只能寄希望于“四小”了。填報志愿的時候,學過概率論的兄長掐指一算,重建工的希望最大。至于學什么專業,兄長說建筑學不錯,但是學校要求交一幅素描作品。自己沒有繪畫基礎也不愿意找槍手,就放棄了。這樣,重建工的工民建專業就成了首選并如愿以償。這件事讓我第一次看到數學還真的有用,也奠定了“學以致用”的觀念。不過在送我去重慶的時候,兄長還是在我的行李箱里放了幾本建筑學和繪畫方面的書,可能他覺得還是做個建筑師更好些吧。
1990年9月12日還是13日記不清了,一列長長的K189綠皮車把我送到了嘉陵江畔。至今仍記得出了車站,菜園壩火車站那幾百級高高的臺階和矗立在山坡上的建筑給我的震撼。從那時起,就感覺到做個建筑工程師是一個很令人自豪的職業,這就叫“不明覺厲”吧。
然而,剛入學最初的日子并不是那么愜意的。首先是風風火火的四川話讓我有點摸不著頭腦,比如《畫法幾何》老師把“直角”說成“直搞”,我很是費思量了幾天?,F在吃飯是“無辣不歡”,但當時看著那一簇簇紅撲撲的海椒還是有點膽戰心驚的。適應期過了,重建工嚴格而又不死板的學風還是讓我實實在在地喜歡上了工民建這個專業。雖然“四大捕手”的老師和專業課必須的補考率讓人提心吊膽,不知道當年畢業時如果四年之中沒有補考過就能拿到100元的獎勵的規定現在還有沒有?但是在幽靜而美麗的山城校園里接受權威教授的諄諄教誨,在流火的季節里享受重慶火鍋的同時用麻辣的四川話和同學們指點江山,在淅淅瀝瀝小雨中看著漂亮的重慶女孩在高高低低的山路上跑來跑去,老實說,四年“變態累”的大學生活還是給了我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也給了我無限美好的回憶。
回到專業學習上,還是要感謝母校教育的質量和前瞻性。首先專業課的高水平和設計規范的銜接讓我今天都受益匪淺。給我們授課的老師都是參與國家主要結構設計規范的參編者,當你在課上聽著這些一般“只見其名不見其人”的學者給你把結構設計的原理和規范的條文娓娓道來的時候,對未來工作充滿信心和希望也就是自然之事了。另外,計算機在結構分析和設計上的應用在當時也是很超前的。除了學習了計算結構力學、有限元和編程課之外,畢業設計時,我被分在了試驗組,要求結構分析采用手算和電算,畫圖CAD和手繪同時進行。當時確實很累,但是畢業工作之后跑到所里專用的機房,看著單位的計算機而馬上就能上手,還不時抱怨一下不如學校的電腦快的時候,還是有點沾沾自喜的。
稍有遺憾的是,這四年期間我還是沒有時間和精力試驗一下兄長的想法。但是,那幾本書讓我有了從建筑角度考慮結構問題的習慣,倒也奠定了我做個“開明”結構工程師的基礎。
2 入行北方
1994年6月,結束了大學生活,帶著滿身的疲憊和興奮離開重慶,回到了石家莊,進了本地最大的設計院——北方設計研究院做結構設計,開始了自己的結構人生。北方院是央企,當時可能還沒這個說法,只知道是軍工保密單位,可以不用寫單位名稱,直接寫石家莊市148信箱就能收到信件。單位很人性化,報完到就讓回家看完世界杯再來上班。對比現在,不免有滄海桑田的感慨??!
還是說工作吧。中國過去有句俗話:“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重建工給了我知識,北方院給了我舞臺。單位很大,大到齊師傅說,如果你這輩子能跟單位里一半的人配合過工作,那你就很是了不得了,當時北方院的底子很厚,技術力量很強,很多專業的專家在國內都赫赫有名。與這個專業里的專家前輩同處一室,耳濡目染,自己再努力點,成長得比較順利。
北方院平臺大,項目多,領導大膽放手的工作方式讓我受益匪淺。畢業還不滿一年,剛過完春節,齊師傅就讓我獨立完成三萬多平米的五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做完這個項目馬上就上了廣安大廈和世貿皇冠酒店(當時叫廣安城),這可是石家莊最早的兩個百米高層。2000年我剛剛當上工程師才一年,成了三所結構二室的副主任,還當了石家莊人民廣場會堂的專業負責人。當時還有點膽小,問師傅,“你放心嗎?”師傅說,“那有啥不放心的?你好好畫,我好好看不就行了?!闭媸敲?!
那時的北方院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設計人員來自五湖四海,土建專業基本上以“老八?!睘橹?,開個玩笑可以說是八國聯軍。做設計時思想開放,從來不盲從條條框框。當然,那時候還沒有施工圖審查,設計單位的地位也比較高,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記得做石家莊人民會堂時,框架——剪力墻結構,平面不規則,豎向也不規則。但當時規范對這方面也沒有什么具體的要求,但是自己憑著直覺和力學觀念就采用了分塊剛性的概念進行了結構分析,并得到了孫老總的認可。還有一次,做市國稅局范西路辦公樓時,外維護結構的窗間墻很短,加氣塊砌筑連構造柱都放不下。自己一時腦洞大開,設計成預制構件,工廠制作,現場拼裝,施工單位沒意見建設單位也說好,想想也挺幸福的。要擱現在,恐怕……
感謝北方院,她給了我一個很好的起點;感謝北方院,她給了我開放的設計思想和正規的職業訓練;感謝北方院,在那里我結識了一大批老專家和良師益友。但是圖畫久了,不免有些迷茫:一是技術上如何進一步更上一層樓?二是想去看看外面那個更大的世界。
到北方院已經整整9年了,雖然成了設計室的主任,馬上就要評高級工程師,但還是想走了。齊師傅說:“咱們去大地吧?!蔽艺f:“好?!庇谑?003年7月的一天,我遞上一份措辭幼稚的辭職報告,追隨師傅到了河北大地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同時還被允許到天津大學讀研究生。為什么跳槽了又去讀研讀博,其實這也是去大地的一個原因。公司領導重視技術培訓和人才培養,允許我邊學邊干。
3 深造天大
話說考上天津大學的研究生還是很費了一番力氣的。那一陣的辛苦,工作之后也只有當年一邊干人民會堂,一邊考“一注”的時候才能比了。準備考試辛苦,考上了就是有苦說不出了。周一至周五,在天大的教室;周六和周日,在大地的辦公室。捧著大厚本的數學書,不定期還要做一個英文演講,這些都是多少年沒有過的感受了。但這也恰恰考驗了一下自己,看看還能不能真正坐下來研究點問題。
天津大學不愧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大學,“東方的康奈爾”,名人薈萃,底蘊深厚。當你看到中國橋梁工程開拓者茅以升的全英文教案,當你看到中國水利工程的開拓者劉書田的畢業設計,那種感慨非語言可以描述??!
在天大6年期間,王鐵成教授一直是我的指導老師。王教授留學日本,工學博士,是我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主編之一。王教授溫文爾雅,學識廣博,治學嚴謹,大家風范,是混凝土構件斜截面承載力和異型柱結構方面的權威。我的博士課題是碳纖維增強混凝土異型柱框架性能的分析。正是在王教授的指導下,我才認識到了學術的汪洋大海和高山仰止。
天大讀博使我對結構設計理論有了新的認識,自我感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不小的進步。在這期間,安安靜靜地讀了幾本書。對我影響比較大的有李杰、李國強老師的《抗震工程學導論》(別看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寫的,還是導論,但是和許多現在剛出的書相比,呵呵。)、Anil K. Chopra教授的《結構動力學理論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應用》,白紹良教授那本手寫的抗震設計講義、童根樹教授的《鋼結構設計方法》、Park教授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當然少不了還有那本大名鼎鼎的林同炎教授的《結構的體系和概念》。
好不容易拿到了博士證書,摸了又摸,覺得還是喜歡做結構設計。天大“實事求是”的校訓和師傅的感召讓滿血復活的自己回到大地,繼續完成做個“開明”結構工程師的夢。
4 扎根大地
大地是片沃土,是建設部兩家最早建筑業股份制試點企業之一,另一家是鼎鼎大名的上?,F代設計集團。但我剛到的時候還很荒蕪??偣捕畞砦煌?,結構人員八、九個。年歲,我那時三十出頭,但已經是第二老了??粗粡垙埍任疫€稚氣的臉,責任感油然而生。帶著新畢業的大學生下工地,每月一次的技術講座。讓心靈手巧的劉工制定統一的繪圖規則和統一技術措施,和鄭工、張工討論著如何使年輕人更快地成長。求爺爺告奶奶請來省里的大咖們來指導工作,慢慢的,慢慢的,我們破土而出。
來到大地第一個工程挑戰是“聯邦·東方明珠”,64萬平米。李老板膽子大,想法多,要做全亞洲最大的熱帶空中花園。大底盤多塔結構(7個塔樓?。?,南北兩區以鋼橋相連,高位轉換,框支剪力墻一個能不少!李老板還要省錢,鋼結構?想都不要想!型鋼都不能放。想想那些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的日子,也有點佩服自己和同事們居然挺過來了。
讓大地真正實現騰飛的是“開元環球中心”,這個項目目前仍是河北省第一的高樓,當年排名全國二十名左右。當這個245米高的大樓矗立起來的時候,當我們打破了省內超高層建筑只能由省外國家頂級設計院設計的神話,甲方的李總、合作方日本KKS的高木憲雄先生露出滿意的微笑的時候,所有團隊的人員那個自豪勁只有到空中大堂去表達了!鋼管混凝土結構、斜柱轉換層、鋼桁架伸臂加強層、樁基的變剛度調平設計、結構非線性分析等等這些工程設計前沿的技術研究與應用,讓自己的知識貯備得以大放光彩。
來到大地后另外的一個技術收獲就是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了鍛煉。以前由于各種原因,基本上不做科研。大地的領導特別重視科研的發展,公司名稱也改成了河北大地建設科技有限公司。天大的研究生生活,自然離不了科研課題?!端嗤翗兜臄抵捣治觥?、《鋼筋混凝土現澆空心樓蓋的性能研究》、《BRB加固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等等使自己在科研領域有了涉足??蒲信c工程設計相結合更使自己的設計理念和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當國內的減隔震專家聽說名不見經傳的大地公司2009年就獨立完成減隔震的設計,小杜同志親自到工廠監督完成BRB構件的制作時,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現在的大地,五百來人的設計團隊,六個設計院,從規劃建筑到市政園林,從工程設計到工程咨詢,已形成覆蓋全行業的土木工程技術服務產業鏈,大地設計也已經成為了省內建設行業的一個品牌。我本人也由一名工程師成長為正高級工程師、全國超限審查專家和省政府特貼專家。做個“開明”結構工程師的夢正在開花結果。
5.不惑之惑
孔子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古人壽命短,社會變化慢,“不惑”和“知天命”容易做到。而今自己正處于“不惑”和“知天命”之間,忝列于河北省工程設計大師之中,回想起成為全國最年輕超限審查專家時的惶恐,市場殘酷競爭下的掙扎,新技術與老概念交鋒的彷徨,夙夜興嘆,“不惑之惑”越來越多。
其一,什么是好的結構設計?
以前曾經認為符合結構設計規范的就是好的結構設計,后來又覺得滿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就是好的結構設計。直到有機會和國外同行交流設計心得,聽到Arup的何偉明博士侃侃而談,讀到塞西爾·巴爾蒙德的《異規》,看到一年一度的Structural Award 的獲獎作品,親自到現場體會一下悉尼歌劇院的天才創作,才突然發現自己做得很LOW,是結構;人家做的很COOL,是力學和哲學!那,什么才算是好的結構設計?
其二,如何做好的結構設計?
靠規范?規范說了,“遵守規范本身,并不能免除結構工程師的責任”,因此,規范只是你的拐杖!靠軟件?軟件說了,“軟件已經過實際工程驗證,但設計師應自行判斷計算結果的正確性?!边@樣,軟件只是你的計算器!靠概念?概念說了,“很多概念是很多說不清的經驗的總結,甚至是在假定條件下的推理”,因此也不是亙古不變的!那,如何做好結構設計?
其三,如何在“已知”和“未知”中“自知”?
有人說,“結構設計不止是技術,還是藝術”。好!原了兄長的夢!又有結構大師說,“結構設計就是利用性能不完全清楚的建筑材料,采用不十分準確的計算方法,滿足公眾對安全的強烈愿望?!?span style="font-family: 宋體;">嚴峻了!不過想想千年的定州塔、趙州橋,想想百年的帝國大廈,也就有點“頓悟”。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如何在“已知”和“未知”之間“自知”?
……
古人說:“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背鋈ビ我挥?,看一看,“井蛙”之感越發強烈。在結構設計的這條路上,做個“開明”結構工程師的目標卻越來越清晰了——做“結構的規范”而不是做“規范的結構”!然而一切才開始,小馬哥說得對,“呵,我才剛上路耶!”
【部分業績】
從業以來,獲得國家、行業、省級榮譽稱號4項,并于2017年獲得"河北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稱號。
工程設計和科研成果獲獎30余項,其中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河北省建設行業科技進步獎7項,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28項等。
作為工程負責人主持設計了很多填補河北省空白的項目,例如河北省最高建筑--開元環球中心,建筑高度245米,河北省首座采用鋼管混凝土混合結構的超高層建筑,在高位結構轉換層、伸臂桁架加強層、變剛度調平樁基礎設計等多項關鍵工程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性成績。日常工程設計中勇于創新,勇于突破,在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應用方面成果豐碩。例如2000年石家莊人民會場工程后注漿鋼筋混凝土灌注樁的應用(國家行業標準2008年方將此項技術列入)和HRB400級鋼筋的應用,當時在河北省乃至全國均處于領先水平;又比如1999年石家莊國稅局外裝飾預制混凝土構件的設計與近幾年國家大力提倡的裝配式結構相契合。
主持科研課題14項,解決多項重大技術問題。其中,"高性能屈曲約束支撐減震關鍵技術的研究"應用于北京新機場等國家重大工程,并于2019年獲得了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9年"防屈曲支撐加固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研究"解決了河北省重點工程"河北省圖書館改擴建工程"中的抗震加固的重大技術難題,且“河北省圖書館改擴建工程”獲得了中國勘察設計協會“2019年度行業優秀勘察設計獎 優秀抗震防災三等獎”。
獲得發明專利5項,其中連梁阻尼器技術應用于北京"中國尊"等高烈度、超高層建筑的抗震設計中。
積極響應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受政府主管部門委托,主持或參加編寫了大量的行業和省級工程建設技術標準,如河北省地方標準《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波紋鋼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程》等,為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出版著作3本,發表論文17篇,代表作有:《房屋建筑與市政工程勘察設計與審查常見問題分析與對策》、《河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要點》、《防屈曲支撐加固混凝土框架設計研究》、《鋼筋混凝土超短柱與型鋼混凝土超短柱滯回性能試驗研究》等。
長期從事防震減災的技術審查工作,參加國家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專項審查專家委員會工作,同時擔任河北省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專項審查委員會秘書長,積極組織和參與河北省超限高層建筑工程的抗震設計審查。
在多個國家和省級建筑業協會、學會、專家委員會社會團體中擔任領導職務,對綠色建筑、節能減排、裝配式建筑、鋼結構設計與產業化和BIM應用等諸多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
擔任河北工業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等多個高校碩士生導師,培養碩士研究生10余人。